廁所革命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,有著不同的時代意義。專家學者將“廁所革命”定義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旨在改善公眾健康和環境質量。
“兩管五改”為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來的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的核心詞匯,其中“一管”為管糞,“一改”為改廁所。
改革開放以后,我國政府提出“以1981—1990年的10年為目標,爭取通過10年或更長時間的努力,使我國人民的飲水和衛生條件有較為顯著的變化,為實現‘國際飲水供應和環境衛生十年’奮斗目標,作出中國人民的貢獻”。這期間,我國在改廁中的技術創新成果是“雙甕漏斗式廁所”。與此同時,在南方地區出現了兩格、三格式廁所。基本確立了衛生廁所的概念,即廁所有墻、有頂,廁坑及儲糞池無滲漏,廁內清潔、無蠅蛆,糞便定期清除并進行無害化處理。
20世紀90年代是農村衛生廁所的普及時期。從國家到各級黨委和政府都開始重視,通過示范點建設和技術研制,農民對衛生廁所的認識和需求逐步提高,改廁模式逐漸成熟,改廁活動在全國農村日漸普及。
1999年,全國愛衛會、國務院婦兒工委、共青團中央、全國婦聯、衛生部共同在河南新鄭召開了全國農村改廁工作會議。會議總結交流了農村改廁的成績和經驗,提出了今后改廁工作主要措施,指出了工作的方向和方法。
進入新世紀,農村改廁進入快速推進階段。2004—2008年開始實施中央轉移支付農村改廁項目。2009年國家實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農村改廁項目,將改廁作為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目標的重要內容。到2010年,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7.43%,無害化廁所45%,完成《中國婦女發展綱要(2001—2010)》制定的65%改廁目標。
2019年4月,第31個“愛國衛生月”鮮明提出了“廁所革命”這一主題。與多年前的“管糞、改廁”不同,十八大以后的新一輪“廁所革命”更多了一層健康中國的深意。“廁所革命”的首要,緊緊扣在健康中國的進程中。
廁所革命新階段
2015年4月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“廁所革命”作出重要指示,強調“要像反對‘四風’一樣,下決心整治旅游不文明的各種頑疾陋習”。3個多月后,在吉林延邊考察調研時,總書記要求將“廁所革命”推廣到廣大農村地區。
2017年11月20日,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》在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通過,在這場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會議上,“廁所革命”上升至國家層面。
2018年9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鄉村振興戰略規劃(2018—2022年)》,提出農村“廁所革命”是鄉村居住環境改造的主要。
圖片
強有力的舉國體制,保障著這項民生工程順利推進。
從中央領導到基層,一橫一縱的體制為“廁所革命”搭建了落實路徑圖。
多個部門聯動協作——在江西,省委常委、副省長掛帥,成立“廁所革命”領導小組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、省文明辦專職副主任、省旅發委副主任等10余位廳局級領導,成為小組成員。
資金補貼鼓勵支持——中央財政從2019年開始,利用5年時間對地方的農村“廁所革命”進行支持。今年安排70億元資金,據測算,會惠及超過1000萬農戶。
基層制度保障落實——西安實行四級廁所“所長制”,3000多名所長掛牌上崗。在西長安街府東路公廁所長管理公示欄上,長安區委書記王青峰的名字寫在首要。
據農業農村部7月23日發布,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,我國農村廁所改造取得積極進展。
在資金扶持上,2019-2020年,中央財政安排144億元,通過先建后補、以獎代補等方式,支持和引導各地推動有條件的農村普及衛生廁所中央預算內投資60億元,支持中西部省份以縣為單位推進廁所糞污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;安排7.8億元,對39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縣市區進行激勵支持。
在技術支撐上,組建農村廁所建設與管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,組建國家鄉村環境治理科技創新聯盟,編制3項農村戶廁建設國家標準,組織專家服務團下基層開展技術服務,遴選推介20個農村改廁典型范例。
截至2020年底,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8%以上,2018年以來,每年提高約5個百分點,累計改造農村戶廁4000多萬戶。